近日,河北省发改委正式批复了陕京管道雄安新区天然气供应专线工程项目的核准,这标志着雄安新区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为新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日,河北省发改委正式批准了陕京管道雄安新区天然气供应专线工程的建设申请。这一重大能源项目的获批,标志着雄安新区在绿色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区域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项目概况
陕京管道雄安新区天然气供应专线项目位于河北省任丘市和雄安新区境内。管道起点为陕京二线的35#阀室,终点为新建的雄安末站。该项目依托陕京管道系统,汇聚了中亚、俄罗斯、塔里木、长庆等多路优质气源,通过新建的雄安末站向雄安智慧能源、昆仑燃气等用户供气。
新建管道全长5.8公里,其中任丘市境内管道长度为4.97公里,雄安新区境内管道长度为0.83公里。管道设计压力为10兆帕,管径为610毫米,年设计输气量高达31.6亿立方米天然气,足以满足530万居民的用气需求。
智能化管理与绿色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该专线将配备雄安清管站和雄安末站两座“智慧化”站场。这些站场将实现无人化运行、智能化管理和智慧化决策,充分诠释了雄安新区在建设过程中对速度和质量的追求。
作为国家管网集团向雄安新区供气的第三气源,该项目是首条专为雄安新区建设的天然气供应管道。它的建成将大大提升区域供气保障能力,为雄安新区的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及集中供热提供清洁能源。
环保与经济效益
该项目每年可替代约300万吨煤炭燃烧,减少约700万吨碳排放,相当于种植了4亿棵树。这一巨大的环保效益将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区域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推动雄安新区的绿色低碳发展。
陕京管道雄安新区天然气供应专线工程项目的获批,不仅为雄安新区的能源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新区的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项目的逐步实施,雄安新区将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更大进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资料综合整理自管网科技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2日讯(记者 王婉莹) 供暖季以来,“日消费量保持在9亿立方米以上,每天动用近1亿立方米,国内气田保持高负荷生产,日均产量同比增加近2000万立方米,人民群众取暖用气得到较好保障。”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22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