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潮中,中国海工装备制造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远海运集团旗下启东海洋工程与南通船厂联合开发的浮式液化天然气(FLNG)液化存储装置,日前获得挪威船级社(DNV)两项关键认证,标志着中国在浮动天然气生产装备领域的技术实力获得认可。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旗下启东海洋工程与南通船厂近日传来捷报:其联合开发的浮式液化天然气(FLNG)液化存储装置,成功获得挪威船级社(DNV)的两项关键认证——原则性批准(AiP)和主要结构批准(MSA)。这一成就不仅夯实了该装置的技术可行性基础,也为中国在高端海工装备制造领域的竞争力增添了新的砝码。
DNV大中华区区域经理Norbert Kray对这一创新FLNG概念给予了高度评价:“通过建立先进、独立且严格的规则标准体系,我们助力行业建立信心,推动海上LNG生产迈向新台阶。”
技术亮点与创新
中远海运重工(启东)总经理曲鸣详细介绍了该装置的技术优势:
近岸标准化设计: 该装置采用全新的近岸标准化FLNG船体设计,具有“可扩展性与建造便利性”的特点。这一设计预计将大幅缩短项目设计与交付周期,同时大大降低投资成本。
模块化集成设计: 液化处理单元与存储舱室通过智能管路系统连接,单批次液化能力可达500万吨/年,存储容量达17万立方米,适用于浅海气田开发与沿海能源补给场景。
中国海工装备的竞争力
近年来,中国船企在浮动LNG生产领域持续发力。作为启东海洋工程的母公司,中远海运重工早在今年2月初便与法国LNG围护系统专家GTT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LNG运输船、乙烷运输船、FLNG装置及原油船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此次DNV认证的获得,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FLNG装备领域的竞争力。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中远海运的标准化设计可使FLNG项目建设周期缩短30%,单位产能投资成本降低25%,这对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天然气开发市场具有大大的吸引力。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FLNG装备因具备“可移动、模块化、快速部署”的特性,正成为近海气田开发的关键工具。
中远海运此次获得认证,不仅标志着中国高端海工装备制造能力的跃升,更有望推动“中国设计+全球应用”的能源装备新范式,为全球低碳能源体系建设提供实体支撑。在未来,随着更多类似项目的落地实施,中国海工装备将在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为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资料综合自天然气咨询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2日讯(记者 王婉莹) 供暖季以来,“日消费量保持在9亿立方米以上,每天动用近1亿立方米,国内气田保持高负荷生产,日均产量同比增加近2000万立方米,人民群众取暖用气得到较好保障。”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22日表示。